在克拉瑪依區科協“石油科普品牌工程”系列之“石油科普進校園”活動中,克拉瑪依市第六小學作為第二批試點學校,以“石油科普”為主題開展多項活動。近日,四級部作為科普試點年級,開展了石油主題研學。此次研學以“科普石油知識,傳承石油精神”為主題,組織學生開展“穿越石油七十年”體驗及實訓。

各班級分別以“風城組”“石西組”“瑪湖組”命名,參觀了紅山湖白堊系沉積剖面、古生物實訓室、鉆井模擬實訓室、抽油機模型實訓室、儲運實訓室、壓裂實訓室、HSE應急演練實訓室,依次讓學生了解了石油產生的原因、形成的原理、發現的過程、采油的流程、運輸及提煉的過程。每個實訓室里都有實操模型,配合生動的動畫講解,孩子們在游戲中體驗了石油的“前世今生”。孩子們動手操作,切切實實做了一回“石油娃”。參觀模擬過程中,孩子們興致勃勃,了解到了關于石油的許多知識,更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石油資源的寶貴、石油工人的辛苦,同時對被譽為“共和國石油長子”的家鄉有了更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。



四年級學生張若萱說:“雖然從小生活在克拉瑪依這座油城,但是像今天這樣對石油的產生、開采的過程近距離了解還是第一次。了解之后,我由衷地感覺到石油工人叔叔阿姨們的辛苦,我也為我們克拉瑪依這座油城感到驕傲。”


除了讓孩子們近距離了解石油之外,本次研學還組織學生“故地新游”,帶領孩子們去了經常去的黑油山、大油泡和博物館。和以往不同,這次孩子們帶著學習任務去參觀,不僅傾聽了講解員的講解,還了解了不少關于油城的知識。

四年級學生葉百合說:“以前我經常跟媽媽一起到黑油山,從來沒想過跳跳泉和我們的蹦跳有什么關系,今天在跳跳泉前面,大家一起跳,油泡冒得更快了。聽了上午在克職院的講解,我知道了油泡產生的原因,也知道了石油自溢的原因。跟以往每一次去黑油山的感覺都不一樣。”
本次圍繞石油主題的研學活動內容豐富,寓教于樂,第六小學負責老師說:“油城的孩子,我們還是希望能大概了解石油的知識。不管以后從事什么工作,都是對孩子知識的啟蒙,對家鄉的了解和認同,也對孩子志向的樹立起到引導作用。”
研學過程中,各班帶隊老師將學生的研學視頻、照片實時發在班級群中,得到了各班家長的一致稱贊,家長們表示“孩子們真的長見識了”“這才是真正的石油娃”。
克拉瑪依區“石油科普進校園”項目給油城的孩子創造了深入了解家鄉的機會,第六小學在這一項目的組織下創新形式開展活動,結合創建“五個好”黨支部,落實石油科普知識宣傳,培養具有石油精神的石油娃。
責任編輯:曹琳哲
克拉瑪依區科協 周曄 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