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自治區科協“科技之春”專家志愿服務團走進精河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。活動通過送技術到田間、送科普進校園的“雙線并行”模式,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動力,為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搭建新平臺。

在茫丁鄉東莊村的蔬菜大棚里,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果蔬研究所的專家針對辣椒、西紅柿、黃瓜等作物的種植技術進行系統講解,重點解答病蟲害防治、溫濕度調控等實際問題。
大棚種植戶任文霞說:“專家的指導解決了我們日常種植的困惑,我會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種植戶,幫助大家科學防控病害,提高收益。”
與此同時,精河縣第三中學的室內籃球場變身“科技秀場”,科普大篷車帶來的機器人表演、互動展品吸引學生踴躍參與。科普大篷車的工作人員現場解答了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問題,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。
學生徐駿涵被機器狗表演深深吸引:“科技的力量太強大了,我要努力學習,未來也要設計出這樣的科技產品!”
“今天的活動讓我們大開眼界,我們通過種子生長展品了解了農業知識,我要將所學分享給家人朋友。”學生程雯說 。
據了解,此次“科技之春”科技志愿服務活動涵蓋預防保健知識宣傳、棉花種植技術指導、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等活動,不僅為精河縣的種植戶帶來了實用的農業技術知識,也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接觸科技、感受科技魅力的平臺。

精河縣科協工作人員說:“此次活動為精河縣注入了科技活力,今后我們將整合資源,持續開展豐富的科普活動,不斷提升全民科學素質,進一步營造講科學、愛科學、學科學、用科學的良好氛圍,推動科普事業進一步向前發展。”
責任編輯:蘇比努爾·吐爾地
博州科協 巴金、賽永杰 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