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的巴州,春天在抽出的新綠中綻放。成百上千的母親們,正在用好奇和熱愛澆灌科學的種子。
庫爾勒市和什力克鄉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柔鮮古麗在家長的鼓勵下,成為鄉村科普館的小小講解員。兩年多來,她積極參加各類科普活動宣傳科學知識,逐漸成長為村里小有名氣的“科普達人”,也感染了更多人學習科學知識。在柔鮮古麗的身上,折射出全州100余名小小講解員的身影,他們活躍在科普的舞臺上,稚嫩的聲音穿過課堂,流入心底。

每一個小小鄉村科普館講解員的身后,都是一個默默支持鼓勵的家庭。而每一個家庭,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角色—“母親”。她們既是家庭成員,也是三代人的情感聯系和精神紐帶,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今年以來,巴州科協積極響應自治區科協號召,聚焦增強科普宣傳質效,提升科普宣傳廣度和深度,以構建覆蓋全州的“家庭—社區”科普網絡為目標,組織各縣市科協,通過各種方式聯動開展“科普母親”專項培訓。
“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,是要家長們清楚家庭在孩子健康成長中的關鍵作用……”。且末縣科協與縣婦聯共同舉辦的“科普母親”培訓中,600余名婦女群眾通過老師簡潔的語言學到了教育經驗和方法。在輪臺縣,有獎問答、互動體驗等培訓方式,激發了大家學習的積極性,有效幫助婦女群眾增強健康生活的意識。
自2024年12月起,全州各級科協以“科普宣傳員示范培訓班”“農牧民夜校”等系列活動為載體,累計開展了70余場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“科普母親”培訓,3500余名婦女成為基層科普宣傳員,不僅提升了科學素養,更夯實了家庭科學教育的基礎。2025年,全州將培育6000名婦女成為基層科普宣傳員,持續擴大示范帶動效應,以點帶面推動科普宣傳取得更大成效。
2025年,巴州科協將深化開展“科普母親”培育工作,與“雪蓮花”志愿者隊伍建設、“百千萬工程”、科普資源下沉等多項措施協同聯動,加強基層科普陣地建設,增強優質科普活動供給,積極營造全社會“講科學、愛科學、學科學、用科學”的濃厚氛圍,努力推動巴州公民素質水平整體提升。
責任編輯:曹琳哲
巴州科協 劉靜 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