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上半年以來,喀什地區科協在自治區科協的指導下,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,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,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,全面加強黨對科協工作的領導,廣泛開展群眾性科普活動,著力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服務,為喀什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科技智慧和力量。
一是開展三級聯動主題宣傳。充分利用地、縣、鄉三級科普宣傳載體,采取“科普大篷車”“流動科技館”巡展方式,以科普進鄉村(社區)、進校園為主線,運用益智玩具、5D科普展板、球幕影院、VR體驗等科技設備下鄉巡展,打通科普傳播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二是開展“科技之冬”活動。堅持穩糧、優棉、增菜、強果、興畜的思路,加大農牧民科普宣傳培訓,定期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各縣市、鄉村和企業培訓,把新知識、新技能等送到田間地頭,送到群眾身邊。去冬今春,共開展科普宣傳活動3萬余場次,宣傳培訓農牧民人數216.2萬人,發放資料16萬余份。通過“科技之冬”活動,進一步提高農民文明生活、科學生產、科學經營能力,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,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。
三是開展“全國科技活動周”活動。“全國科技活動周”期間,圍繞技術對接、科學普及、科技宣傳等主題,深入開展科普培訓活動。組織科普宣講團,重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點論述解讀、科普信息化在喀什地區的實踐、探索與運用為主要內容,深入各縣市開展科普示范性宣講和科普活動,進一步營造講科學、愛科學、學科學、用科學的良好氛圍。
四是科普大篷車活動遍布城鄉。發揮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功能,圍繞各類科普宣傳活動,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、進企業、進社區、進鄉村活動,開展現場巡展、科普咨詢、發放資料、播放科教宣傳片等活動,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和認可。12輛科普大篷車行程達600多公里,覆蓋全區所有校園、企業、社區和鄉村,共展出600余場次,接待觀眾達8萬余人,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。
五是科普助力“雙減”。深入貫徹落實《關于利用科普資源助推“雙減”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對標青少年校內科學課程需求,梳理整合科技館原有特色活動,加大館校合作力度,新增節假日“科學快樂學”“課后一小時”等科普活動,讓高質量科普深入人心。積極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、模型競賽、機器人競賽等科技競賽,著力提升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、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,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和興趣。
責任編輯:桑格林
喀什地區科協 劉飛、楊威 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