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9日,自治區老科協老年科技大學第三學年第二學期第十一節科技課開講。中國科普報告團成員,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五一教授授課,題目:《百歲老人長壽經》。和田地區老科協組織697名學員聆聽了此次科普講座。


講座中,王五一教授圍繞“為什么研究區域長壽、我國長壽的地理分布特征、我國長壽區的環境特征與影響因素、健康長壽指標、指數以及影響我國健康長壽的因素”等五個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。
王五一教授說:影響我國老年人壽命長短的因素有很多,主要因素有良好的基因、抽煙喝酒、三高癥、空氣污染、高體重、熬夜、膳食因素、腎功能不全、非最適宜的溫度等等。影響我國健康長壽指數的因素有五個,也是我國中國的特色:一是傳統醫學醫藥(中醫、民族醫學)、二是自發性自我保健(自療可達性、生活習慣)、三是文化傳統(四世同堂,尊老、敬老、孝老)、四是自然環境。


我國長壽人群的中國特色,我國百歲和長壽指數高的海南、廣西都不是經濟發達地區,健康長壽水平與包括土壤、植被、飲食、飲水等環境因素的關系更加密切,受外來食物、教育等影響較小。“老年人如何養”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。新鮮的空氣、純凈的水、無污染的食品等能夠幫助老人頤養天年,事實也證明,絕大多數的百歲老人都生活在一種非常自然的狀態下,因此,養老、養生作為長壽之鄉的重要品牌,能夠讓更多的老人選擇在壽鄉生活,也會實現他們的長壽愿望。
最后,王五一教授表示,要想老年人長壽,要做到:一是生理健康睡眠充足、二是心理狀態積極,三是膳食清淡、蔬菜比例高、四、保持良好的醫療保健習慣。
聽課后,學員們紛紛表示,王教授的授課內容豐富、通俗易懂、很貼近我們的生活,我們老年人要想長壽,就要改掉以前的不良生活習慣,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今后要不斷提升自己,增強體質,促進代謝,放松身心,做一位健康長壽的老年人。
此次講座的開展受到了老年人的廣泛歡迎,不僅充實了老年人的生活,也使老年人對健康長壽知識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,幫助老年人樹立起崇尚健康的生活理念,營造了關愛老年人的良好氛圍。
責任編輯:曹琳哲
和田地區科協 胡小紅 供稿